欢迎来到写文帮!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学文档 > 教案

幼儿园中班教案分享

时间:2024-03-15 18:32:52 教案

篇1:幼儿园中班教案分享

  全新活动灵感

  生活中无处不安全,其重要性无可忽视。幼儿时期的探索欲望旺盛,他们渴望探索一切,但缺乏经验和常识,难以准确判断何为可行、何为禁忌。缺乏预防意识和危机处理能力,使得意外频发。幼儿时期是个体发展最快、基础最牢固的时期,创造一个幸福、健康、安全的成长环境是每位家长和教育者的共同心愿。正值当前主题活动《规则与标志》之际,我们推出了一项旨在培养幼儿自我保护意识的社会活动:“安全标志”。

  独特设计初衷

  最新纲要提到“应激发幼儿对日常简单标志和文字的兴趣”。标志因形象直观、知识性强而被广泛运用,在幼儿接受理解上有独特优势。让孩子领会日常标志的含义具有极其重要的教育意义。“安全第一,责任重于泰山”,为确保孩子健康与安全,避免伤害事故发生,我们加强对幼儿进行安全意识培养。打造富启迪性学习环境;营造融洽和谐气氛。在这项活动中,我们精选了贴近幼儿生活并易于理解的安全标志符号,在游戏中轻松学习,并提升幼儿安全及规则意识。

  目标明晰分析

  本次活动旨在:

  1.通过活动让幼儿初步认识几种常见安全标志图案及含义,并分类理解禁止、警示和指令标志的基本特征及作用。

  2.培养幼儿基础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和规则遵守观念,促进观察力及口语表达能力发展。

  3.能结合实际经验创新设计符合日常需求的个性化安全标志。

过程细致分析

总体计划:整体教学时间约30-35分钟。主要流程:以“棋”引导思考进行标志分类小组讨论突出某类标志师生互动交流感知学习并掌握标志特点、名称、作用及与现实关联让幼儿亲手制作符合生活场景的标志通过“棋”游戏完成任务教学方法包括小组合作讨论、师生互动、个人操作和团队游戏等。教学侧重点在于指导幼儿根据图案辨别基础了解不同类型安全标志符号、名称及含义,并初步领悟三类不同标志特征与内涵。

  在教学中,我采用了层层递进、循序渐进的策略,让整个活动过程如环环相扣的锁链一般紧密联系。从一类标志的规范性名称到其教育意义,如指令标志、警告标志、禁止标志等,每一个环节都清晰明确地引导幼儿自主学习,完成任务,实现目标。我始终注重“社会性教育”,将教学重点和难点剖析解决,并以幼儿学习方式的转变作为成功与否的标准。

分述:

  第一环节是活动的起始部分,在“棋”的情景中引出安全标志的学习内容。通过引入熟悉的“棋类”问题并展示带有各种安全标志的棋盘,要求幼儿先认识这些标志才能下棋,激发了幼儿对学习的兴趣。

  第二环节则是活动的核心部分,包含四个关键层次。首先展示12个安全标志,让幼儿思考如何分类;然后通过小组合作感知不同类别标志的特征,奠定基础;接着进行小组讨论解决问题。

  最后一个环节是活动的结束部分,采用游戏法进行巩固练习。通过“安全标志棋”游戏让幼儿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实践操作,并形成完整教学链条。

篇2:幼儿园中班教案分享

  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主题是中班语言活动——《微笑》,让我们一起探索微笑的力量。

  一、探究故事

  《微笑》选自山东省省编教材中班下学期《我的朋友》,这个充满儿童趣味的童话故事以蜗牛为主角,通过它特有的微笑方式传递快乐,展现了助人为乐的重要性。让孩子们感受到善良与友情的温暖。

  二、设定目标

  根据幼儿发展要求,我制定了三大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故事主旨,认知角色和蜗牛的行为。

  情感目标:懂得乐于助人带来快乐,培养善良品质。

  能力目标:激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提升表达和体验能力。

  三、关注难点

  考虑到幼儿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引导他们领悟故事含义可能有挑战。因此重点在于确保孩子理解故事内容及寓意,并鼓励他们体验助人带来的愉悦。

  四、备课准备

  1、制作生动PPT展示微笑故事情节图片,引发幼儿注意与兴趣。

  2、使用卡纸展示微笑和愤怒表情对比,强调微笑正能量。

3、提前拍摄幼儿互相帮助时的照片,在课堂上分享甜美微笑瞬间。

五、灵活授课方法

  传统的教师说教方式已经过时,满堂灌式的教学不再适应现代孩子们的需求。我认为成功的教学是师生共同探讨的结果,能够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因此,我采用了适合幼儿学习的直观教学法,通过讨论、谈话、讲述和提问等多种形式引导他们获得知识。课堂上,利用形象生动的图片激发孩子们的思维想象力,并鼓励他们动手实践,同时提出开放性问题促进幼儿自主思考,在交流中获取知识。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部分:展示ppt,呈现一个微笑的蜗牛和一封信,请小朋友们表达蜗牛的表情。

  (二)展开部分:

  1、理解故事:播放课件同时展示各种事物如小鸟、小白兔、蓝天、大象等色彩鲜明的图片,直接刺激幼儿视觉吸引力,边讲述边提问。根据图片引导幼儿思考并回答问题,例如地点在哪里?这些动物怎么会在一起?他们之间是如何交流的?通过假设性问题激发幼儿想象力,并进行组内讨论推动故事发展达到认知目标。

  2、完整欣赏故事:听完整个故事后逐步提问,小蜗牛做了什么?为何送信?大家是否喜欢他微笑?为什么?为什么大家都觉得他很了不起?随后渗透道:尽管只会爬行,但因有一颗关爱之心愿意帮助他人,因此被认为特别厉害。这部分深化了情感教育指导,在课堂中段突出重点难点以便幼儿理解。

  3、自由讨论:鼓励幼儿大胆想象森林里每只小兔子能为他人做些什么好事?每位小朋友又可以为他人做什么贡献呢?

  (三)结束部分:展示微笑和愤怒表情,请选择更喜欢哪个并解释原因。拿出纸笔仿效老师或展示自己设计的微笑图案送给父母,在此可播放相关微笑主题歌曲。

 七、延伸教学

  在教学中,老师可以引导孩子们进行创新活动,例如让几位小朋友组队展现出最具魅力的微笑表情,然后将拍摄好的照片带回家分享给父母,并思考自己能够做些什么让他人也快乐起来。

  今天我向大家呈现的这个教学活动肯定还有很多改进的空间,欢迎老师们提出建议和批评,我会继续努力改进和完善。感谢大家的支持!

篇3:幼儿园中班教案分享

  一、设计初衷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说:“生活即教育”,因此我们选择的活动内容应贴近幼儿日常生活。水是生命之源,也是幼儿熟悉的事物之一,他们对水具有浓厚兴趣,因为水的透明、流动、溶解等特性引发了他们的好奇心。而幼儿科学教育的重点在于激发幼儿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让他们亲身参与并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因此,我们以幼儿周围的事物为起点,抓住幼儿兴趣点,创造条件让他们在“玩中学”,“学中乐”。

  二、活动目标

  活动目标是教学活动的指导方向和结果归宿。(中班幼儿已具备初步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在此基础上,根据幼儿年龄和教材分析,我们制定了以下两个目标:

  1. 通过观察和操作了解水的基本特性,体验自主探索带来的乐趣。

  2. 懂得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初步培养环保意识。

  本节课重点放在:尝试操作,了解水的三个基本特性——透明、流动、可溶解物质。

  三、准备工作

  为增加幼儿学习兴趣,并更好地实现活动目标,我们做了以下准备:

  1. 准备两只鱼缸(一只装有金鱼和水,另一只装有塑料球和米)

  2. 每人一个塑料篮子、带孔塑料袋、小容器、半桶清水和一根搅拌棒

  3. 每组准备糖、盐、菊花精等物品

四、活动过程

  以目标为引导,我们将本次活动过程设计成四个环节:1. 对比观察鱼缸。2. 分析讨论并大胆表达。3. 幼儿操作探索解决问题。4. 观看图片引发思考。

  第一个环节就是同时展示两个鱼缸进行对比观察,引发探索欲望。小朋友们看到老师带来了两个鱼缸后会想:“这两个鱼缸里面会有什么呢?”通过观察后可以说出一个里面有水和鱼,另一个里面有米。这样直接简洁地引导幼儿针对性地观察两个鱼缸, 点燃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并为下一个环节打下良好基础。

  在第二个环节中,引导幼儿进行分析和讨论,鼓励他们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感知水的透明特性。老师问道:米里会有什么呢?请一位幼儿前往米里寻找并拿出一个塑料球。接着老师继续提问:为何你可以看到鱼在水中游动,却看不到米里面的塑料球呢?根据这些问题,先让幼儿自由发表观点,然后通过老师的总结提升:水是透明的。通过两个物体的对比,让幼儿直观地感知到水的透明性,打破了以往灌输知识给予幼儿答案的方式,而是让幼儿自主观察和探究得出结论,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扮演引导者的角色。

  在第三个环节中,幼儿将进行操作和探索来了解水的流动性和溶解性。

  这一环节也是本节课的重点所在,我设计了两个操作实验。首先是流动性实验,每名幼儿手持一个塑料篮子、洞孔塑料袋、小容器,并有半桶清水。老师指导幼儿自主选择材料来盛水,并询问:“谁可以描述一下刚才的实验结果?发生了什么事情?”鼓励幼儿大胆叙述实验过程中发生的情况。在孩子们分享时充分肯定和鼓励他们,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让他们敢于表达。教师提供多种材料供选择,并展现孩子们自主选择和主动参与的意识。由于提供了易漏水材料,孩子们更能深刻体会到水具有流动性。最后,老师做出总结:我们通过实验得知水是可流动的,加深了对水特性认识。

  其次是溶剂性实验,每位幼儿获得一根搅拌棒和一组糖、盐、菊花精及之前使用过的半杯清水。教师引导孩子们自行选择材料放入水中,并用搅拌棒搅拌。“谁来说说你刚才放了哪些东西?有什么变化发生?”引导孩子描述水颜色及物质在水中变化情况。(老师总结:某些物质可被水溶解)。接着问:“日常生活中还见过哪些可溶解物品?”,将孩子们从实验拉回到现实生活中符合他们特点且紧密相关。通过运用已有经验巩固对溶解含义理解,在此过程同时强调:“那是否所有东西都能被水溶解呢?回去后再研究研究。”老师以追问方式拓展孩子思维,使活动具备延伸价值。

  在第四个环节中,呈现出一系列引人深思的图片,唤起孩子们对水的认识和重要性的思考。水是多么神奇啊,它透明流动,还能溶解各种物质。如果没有水会发生什么?让孩子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来探讨没有水的危害。当水被污染或变脏时,会带来怎样的后果呢?展示给幼儿一组触目惊心的图片:枯萎的稻田、渴死的青蛙、盼望水源的孩子、污浊河道内死去的鱼。观看完毕后,请幼儿表达他们对这些图片内容的看法。接下来老师进行简要总结:水是不可或缺的,动植物与人类都需要它。没有水或者水受到污染时,地球上所有生命都将无法继续存在。

  我们应该如何保护好水资源呢?引导幼儿提出建议,比如节约用水、不乱扔垃圾等方法,初步培养他们对环境保护的意识。

  本次活动中,我着重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一、以幼儿为主角进行操作实验。

  老师为幼儿准备了丰富多样的操作材料,让他们与之互动,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并解决问题,激发了幼儿的主动性。

  二、以教师为引领者进行有效总结。

  科学活动中,教师的总结至关重要,有助于帮助幼儿提炼和加深印象。我注重在每次观察和实验结束后进行简明扼要地总结,提高科学活动的严谨性。

  三、以情感为核心提升活动价值。

  本次设计不仅侧重于让孩子们获取知识和技能提升,在活动中也致力于激发他们节约用水和保护水资源的愿望。通过理解水资源重要性,使得活动具有可持续发展性。

  以上是我设计中班科学课《有趣的水》说课内容,请各位评委老师指正批评,并感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