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写文帮!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报告体会 > 读后感

《培养聪明教师》读后感

时间:2024-03-22 08:16:13 读后感

篇1:《培养聪明教师》读后感

  最近,翻阅了《做一个聪明的教师》这本书,让我对教育产生了一些新的思考:

  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我时常感到压力山大,劳累不堪,却效果甚微。反思自己的工作:为什么感觉如此辛苦,而收效甚微?是学校管理体制有问题?还是我的工作方式存在缺陷?通读这本书后,我意识到需要改变自己的思维模式,成为一个聪慧的教师,一位从容、睿智的教育者。

  王晓春老师对于聪明人的定义极具深意:聪明之人实质上是善于思考之人,他们往往拥有良好的思维方式。思维方式对我们教师至关重要。因此,在阅读这本书后,我结合个人的教学经验,提炼出一些独特的教育理念:

  一、教育真谛非管理而是援助与沟通

  确实,在当下学校制度下,管理不可或缺。但关键在于我们需要何种类型的管理、管控程度、以及管控对象和区域等方面。书中指出,一个真正称职的“教育者”应该最注重学生个体发展;而“管理者”则相反,更专注于完成上级交代任务。教育者以人为本,管理者以任务为本;管理者把人视为完成任务之工具。教育根本目标并非限制学生行动自由,而在于帮助他们自主约束。

  二、成为精明卓越之师,理性施展爱心

  阅读此书后,遇到违纪学生时我会谨慎处理。以前碰到学生错误就会立刻批评。但现在想起王老师在书中所说关于误信严厉方法的警示,在处理问题时变得更加智慧周到。现在我采取让学生做好事来弥补过失,并通过积极行动让他们认识错误并接受教诲。如今每当遇到问题学生时,我都采用这种方法,并取得了良好效果。

  在教育领域中,王晓春老师不断强调,爱心是塑造师德的核心,没有真挚的爱心就无法进行有效教育。当代教师必须将爱与责任视为灵魂所在,师爱是维系师德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王老师也提出警告,不能一味迷信师生之情。他指出迷信师爱存在两种情况:一种是善良却愚蠢的人,错误地认为爱可以创造奇迹,认为爱是万能的解药。当无法将学生变得更好时,他们会怀疑自己的付出不够;另一种则恰恰相反,他们将爱作为施加压力的工具,口头上说着爱,内心却想着权力和控制。王老师进一步指出,在当下流行歌颂廉价爱的教育环境中,有些老师只追求对工作的热忱投入,结果却频频碰壁。我们不能寄望于师生之情完成本非其责的任务,就如同我们不能期待医生单凭爱心就治愈所有病痛一样。因此,缺乏爱心是不足够的,仅有爱心也是不够的。真正的关怀需要理智来引导。

  三、安全与德育:何者轻重

  谈到管理和教育之间的关系时,在其著作中王老师特别提及了安全问题。他强调安全固然重要,但若安全凌驾于教育之上,则学校便失去了应有的教育属性,变得宛如保险公司般冷漠。所有学校管理措施应以学生发展为目标,而非仅仅为管理者方便而设。

  当前社会环境下, 安全问题似乎已经成为学校面临的核心难题。许多学校规定校园内禁止奔跑嬉戏、禁止投掷轻物等行为,并且对部分学生实施严厉训诫甚至移交班主任处理;这样做却镇压了孩子天性中活泼好动的一面。如何把握平衡点?安全问题也成为束缚学校德育活动开展、削弱道德教育功能、限制学生身心发展空间的阻碍因素之一。而道德教育活动依托各类实践活动进行开展, 多姿多彩的活动才是道德教化工作核心所在。

篇2:《培养聪明教师》读后感

  最近阅读了《做一个智慧的导师》这本新书,现在分享一下我心中的微妙感受:

  在日常教育教学中,总是觉得琐事繁多,劳累不堪,却收效甚微。反思自己的工作:为何感到疲惫不堪,而成果平平?是学校管理体制的错?还是我的工作方式出了岔子?通读这本书后,我意识到需要改变自己的思维模式,成为一个智慧的导师,成为一个轻松、睿智的教育者。

  王晓春老师对于智慧的定义太精辟了:智慧之人实际上就是善于思考的人,他们往往具备优秀的思维方式。对于我们导师来说,思维方式至关重要。因此,在阅读这本书时,我结合自身教育经验,提炼出一些属于自己的教学理念:

  一、教育真谛在于协助和沟通,而非管理

  确实,在现行学校体制下,缺乏管理是无法进行下去的。问题在于我们需要怎样的管理方式、管控程度、管理焦点在哪里、哪方面需求严格、哪方面可放宽、何处必须加强管理、何处则无需过多干预。书中提及,一个真正的教育者应该最关注学生个体发展情况,而非如同管理者那样只看重完成上级任务。教育者以人为本,而管理者则以任务为主;管理者将人视作完成任务的工具。教育的根本目标并非限制学生自由,而是协助他们学会自我约束。

  二、成为明智的“苛师”,理性地表达“爱师”之心

  阅读完这本书后,当我遇到违纪学生时会三思而后行。平时若有学生犯错,我会让他们留下来接受批评。但如今我回想起王老师在书中所言关于“盲信严厉”的观点时便明白了一大误区。我提醒自己要更加“聪明”,因此采取让学生通过行善来补偿错误,并让他们在行善过程中认知错误从而受到启发。此后每遇到有过失的学生时,我都采用这种方法处理,并取得了更好效果。

  王晓春老师强调,教师的灵魂是爱心,没有爱心就无法进行教育。在当代,"爱与责任"是教师不可或缺的灵魂,“师爱”是师德的基础。然而,王老师指出,不能盲目地崇拜“师爱”。他认为迷信“师爱”存在两种情况:一是好心但愚蠢的人会真地认为爱可以创造奇迹,以为爱是解决问题的灵丹妙药。如果他们无法用爱将学生塑造成优秀学生,就会怀疑自己的爱不够。另一种情况则截然不同,这些人把“爱”作为一种工具来施加压力,口头上说着“爱”,实际上却想要控制和限制学生。王老师指出,现今流行高调宣扬廉价“爱”的歌颂,在实际操作中可能会遇到困难。我们不能指望仅凭师生之间的感情完成本非其职责的任务,就如同不能期待医生光凭爱心就能治愈病人一样。因此,没有爱是不够的,只有爱也是不够的。真正的关怀应该理性而非盲从。

三、安全与德育:哪个更重要

  在论及管理与教育关系时,王老师谈到了安全问题。他认为安全固然重要,但如果安全压倒了教育,学校就变成了保险公司而非学府。所有学校管理措施应该以学生发展为目标,而非仅仅方便管理者。

  当前看来,安全问题似乎成为学校的核心议题。许多学校规定校园内禁止奔跑嬉闹、投掷轻物,并对部分学生做出严厉训斥甚至交由班主任处理。然而这样做却抑制了孩子天性中活泼好动的特质。如何平衡这个度呢?安全问题已经成为束缚学校德育活动、削弱德育功能、阻碍学生身心发展的绊脚石。德育工作需要通过各种实践活动来展开,多彩多姿的活动是培养道德品质和价值观念的核心和载体。

篇3:《培养聪明教师》读后感

  《做一个聪明的教师》这本书透过评析各种教育案例,传达了王晓春老师的思想和理念,对那些有幸阅读到他著作的教师们都大有裨益。这本书不仅可以改变他们的教学行为,甚至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他们原有的思维方式。我在阅读过程中不断思考,其中许多句子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在现实生活中,事情常常存在着多种可能性,然而教师在思考问题时往往只局限于主观幻想单一的可能性。大多数教师习惯性地避免在矛盾中思考,在事物相互关联中思考,在追根问底中思考,在设想多种可能性中思考,在质疑自己中思考。他们的思维方式表面化、孤立化、静态化、片面化、单向化、线性化、独断化,并且缺乏探讨性。这或许正是当前许多中小学教师的思维状态所处之境。

  “要成为一位聪明的老师。”这句话看似简单,但实际上要做到并非易事。有时候我们作为老师会因好心而误事,造成这种情况其实源自我们工作不够细致、考虑不够周全。鼓励孩子的方法有很多种,尤其对于行为异常的学生来说,老师更应该从他们角度出发,用更宽容的心态去面对。不能用同一标准衡量所有学生。我们需要动动脑筋,找出既有效又能被孩子和家长接受的方法。王晓春老师的《做一个聪明的老师》为我们这些辛勤摸索于教育第一线的教师们送来了一剂清新宜人的良方。

  成为一名专业教师——这是我最深刻领悟之一!聪明人往往也是善于思考者,他们通常拥有良好的思维方式,而对于一个教师来说,思维方式至关重要。由于教师面对的对象是学生、孩子,在年龄、经验、知识和权力上都具备优势地位。当面临问题时省略了深入思考,因此固执己见影响了教师创造性思维。因此我们应当首先改变自身思维模式,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打破头脑中旧有陈规定式和方法论,努力成为一位富有智慧的教育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