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写文帮!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报告体会 > 读后感

《苏东坡传》读后感

时间:2024-03-15 10:04:55 读后感

篇1:《苏东坡传》读后感

  了解一个人并不在于他们与我们是否同时代,而是站在当时的角度去感知他们注入作品中的情感,从中理解他们的内心。阅读传记就像观看一场别人的人生戏剧,我们身处戏外,平淡地聆听着所有激烈斗争和寂寥悲怆,最终不得不将其与自己联系起来。

  苏东坡显著突出的伟大人格源自于他作品的丰富多样和详尽资料。在那个时代,他备受推崇,知名度堪比今日明星,在金人攻陷京城后也特别偏爱搜罗苏东坡的作品。苏东坡的诗歌和散文散发着独特魅力,这源自于他对写作和文体的独特见解。动笔、收笔皆“行云流水”,毫无固定规则,他认为用笔表达情思脉络是生命中最快乐的时刻。尽管文章常给他带来麻烦,但他仍视之如金玉珠宝般珍贵。热爱写作或许源自于自由创作给作者带来满足,给读者带来快乐,这正是文学价值所在。

  如今身为高中生的我们,在有限时间内、遵循规定题目进行写作,很难表现出个性化思考与情感。大多数人认为我们缺乏阅读量、生活经验有限、社会视野狭隘,但更重要的原因是我们很少关注思想成长,未曾收集珍贵灵感。在日常洪流中,我们惯于忙碌于外部事务而忘却心灵审视与思考个体存在。然而个人想法无价、真诚且具有非凡意义。真正的人生不只是学识积累、财富获取、权力追逐,而是完整经历并领悟每一刻、热爱追求自身信仰与愿望。

  苏东坡先生命运如海鸥,在政治生涯上跌宕起伏,并且福祸基本与王安石紧密相连。林语堂说过:“许多事物因外在环境及内在性格必然性而展开无法避免进程。”苏东坡任杭州期间以诗歌抒发民间疾苦,并以不可收拾之文风书写;即使明知此诗篇或传至京都也毫不顾忌。当时反对王安石新政者皆回避该敏感话题,唯有苏东坡置之不理。面对邪恶便似食中有蝇般排斥吐弃。即使被逮捕审问后艰难挣扎终获释放,夜晚却又不由自主写下两首引火线之诗句。“保持本性”有时极其宝贵,在变幻万千中保持初心,在小天地里体味纷繁百味才能领略人生真谛。

  正如杨绛所言: “能将自我凝聚成一颗静默之石,在时间河流中潜伏观望。”

在古代,社会环境和生活条件并不如今天舒适便利,但唯有思想却是人类永恒的宝藏,蕴含着无尽智慧与启迪。这些宝藏等待着我们这些年轻人去领略其深邃而睿智的内涵。

篇2:《苏东坡传》读后感

  阅读《苏东坡传》六、七、八、九章,其中涉及林语堂对王安石变法的描述。作者认为“王安石变法”对苏东坡的命运产生了深远影响,因此对王安石变法前后及整个过程进行了详细描写。然而,在阅读这三章之后,仍有一些困惑存在:为何需要进行变法?变法背后的时代背景和目的是什么?以及对变法的后评价如何?由于林语堂所撰写的是《苏东坡传》,在这些方面表达显得有些含混。

  嘿嘿,巧合地我手头正好有同时购买的《中国大历史》,可以作为补充阅读。

  通过阅读黄仁宇所著的《北宋,大胆的实验》,关于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轮廓逐渐清晰:

  北宋时期,中国仿佛步入现代化之门,物质文化蓬勃发展。赵匡胤开国君主打破传统模式,以务实态度推进各项政经改革;而神宗时期,王安石提倡新法,试图通过现代金融管理方式治理国家事务,其目标无非是希望通过经济支持来强化国防军备以抵御来自辽西夏等敌人的威胁。然而当时社会发展水平尚未达到能够支持这一改革试验成功所需的程度,新法未能有效实施,使得宋朝成为中国历史上最脆弱的朝代之一。

  林语堂更进一步认为,王安石的变法操之过急导致了北宋速亡,并在评述中呈现出对王安石反感情绪。然而让我思考的是,王安石究竟为何要推行变法呢?难道是因为大宋这家“企业”已陷入困境无路可走吗?否则他如何能说服皇帝呢?当时神宗年纪尚幼不满二十岁,也容易受到外部影响。但国家积弱才是根本历史原因。

  黄仁宇分析指出,在面临半游牧民族挑战的北宋时期,一个分裂不团结的中国也使得北方国防岌岌可危。赵宋在中国历史上被视作软弱朝代,在北方草原从未掀起战旗飘扬过;更遑论向东北和西北延伸至中亚深处。他认为根源始于五代十国动乱时期,当时石敬瑭向外求援并割让了包括北京在内的燕云十六州给契丹族,造成了深远影响,并自此北方门户洞开四百年之久。平某认为简单直接地说就是这样一个政策导致数十年间由于农耕汉化将游牧民族培养成半游牧民族,并逐渐壮大起来。

  因此记录下来北宋三百一十九年中几乎只有军事失败和撤退,在少数例外中则以岁币名义与北方少数民族保持和平往来。这种局面让年轻神宗皇帝与王安石感到不满意,他们渴望发展经济,“力图扭转颓势”。当神宗皇帝与王安石交谈时彼此都着眼于通过经济增强国防力量这一目标而相见恨晚。这便构成了王安石变法所面临的国际内外形势和“人心”的条件。

  可惜变法最终以失败告终,并非别因他设想超越了当时所处时代限制范围之故。那个时代未能配得上王安石。

  黄仁宇总结指出:当我们谈到20世纪末的王安石时,我们感到惊讶的是,900年前,中国尝试通过金融管制来影响国家事务,这样的范围和深度在当时世界其他地方都没有提出过。当王安石对神宗说“不加税而国用足”时,他已经知道可以通过信用借款来刺激经济增长。然而当时人们将一切视为无法改变的定局。因此,王安石与现代读者更近,与同时代人更远。

  王安石的变革没有引发社会冲突,是因为宋朝社会还未发展到那个程度。因此黄仁宇只能感叹:他的改革只是政治上的一种冲动,而非经济上的发展,所以争议仅限于官僚组织内部。宋代官僚团体虽缺乏今日眼光,难以理解金融经济管理需要各种先期准备工作,并超越了他们所处时代条件。然而缺乏这种眼光也使他们不敢站在我们立场上妄断新法必定行不通。新法是一次试验,也是一场奋斗。这既是他们的实验也是他们的奋斗。这种时代矛盾使两者都遭受挫折。

篇3:《苏东坡传》读后感

  透过这句诗,我看到了一位经历风雨的长者,在人生的挑战中坚韧不拔、坚定前行的身姿。苏东坡的个性深具魅力之处在于此。他的一生充满了剧情化的元素,是忧乐共存的旅程。人生即戏,戏即人生,再无其他选择。他才华横溢,辛勤为官,却屡次陷入政治漩涡和派系斗争之中,多次升迁、贬谪,在政界奋斗40年,地方任官33年,朝廷服役7年;掌权28年,被贬谪12年。离高官和首相职位仅有一步之遥,期间因“乌台诗案”险些丢命,并数次流放至海角天涯琼崖岛,在返回中原途中病故。然而他心怀正气,清廉为政,以“民为邦本”,时刻关注百姓疾苦,致力于兴修水利、种茶、医病、助贫济困等事业,赢得地方百姓的爱戴和支持。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苏东坡年轻时就展现出一种豁达的哲学思想。尽管遭受迫害时也有过“捡尽寒枝不肯栖, 寂寞沙洲冷”、“小舟从此逝, 江海寄余生”的感慨。然而他与生俱来的正直气节、坚毅进取、慈悲精神使其在任何时刻都能从困境中找到乐趣。他钟爱陶渊明至深,并认为自己是陶潜前世转世,在做农夫工作期间也创作许多传世田园诗篇,堆积了文学上的巅峰。“当此去, 人生底事, 来往如梭. 待闲看, 秋风洛水清波”,表现出洒脱超然之态。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苏东坡重情重义,在对待兄弟、伙伴和友人方面皆如此。苏轼与苏辙两兄弟性格迥异却情意深厚,在一生艰难中始终互相支撑。苏轼诗篇中常以子由为题材,在思念子由时写下最动人的诗篇。“苦寒念尔衣裳薄, 独骑瘦马踏残月. 路人行歌居人乐, 僮仆怪我苦凄恻. 亦知人生要有别, 但恐岁月去飘忽”,读来令人感动。“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更是他在密州时想念无法见面的子由所作。

  苏轼感情真挚纯朴,在悼念已故妻王弗时写下了“小轩窗, 正梳妆. 相顾无言, 惟有泪千行”,表达了无尽的哀思。除了家族外,苏轼广交朋友,在流放过程中处处有友人不顾压力给予他及家人帮助。著名的《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都是苏轼与友游玩时所作,并包含着与友对话佳句,“惟江上之清风, 与山间之明月, 耳得之而为声, 目遇之而成色, 取之无禁, 用之不竭;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而吾与子之所共适”。这充分展现出他开阔豁达的哲学观。我特别喜欢“何夜无月, 何处无竹柏;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这同样是苏轼与友张怀明夜游承天寺留下的小记,“三两知已足矣”。

  苏东坡这一生,伴随着其在诗词、书画、哲学等领域的登峰造极,他的许多治国理念与行文风格如今看来仍然充满前瞻性和时代感。那么,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呢?林语堂先生对他做出了这样的总结:“东坡是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悲天悯人的道德家,是平民百姓的挚友,是新潮的绘画家,是卓越的书法家,是瑜伽术的修行者,是佛教信徒,更是一位诗人……”不仅如此,在我看来,苏东坡身上还蕴含着道德之力、人性之力、迷人魔力以及强大正气,能够激励人们向前迈进,积极面对。“星辰之间为宇宙,在河狱中为地球;或幽暗成鬼神形态,或明晰又还原为凡人”,这就是他。他所拥有的这些珍贵品质使得他在历史长河中永放光芒,让世人永世景仰怀缅。尽管东坡已逝去多年,但阅读这篇文字会带给你愉悦和力量。